DB4401/T 10.22-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22部分:隧道桥梁
DB4401/T 10.22-2020 Anti-terrorism precautions management Part 22: Tunnels and bridg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CCSA90
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10.22—2020
反恐怖防范管理第22部分:隧道桥梁
Anti-terrorismprecautionmanagement—Part22:
Tunnelandbridge
2020-12-04发布2021-01-19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广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DB4401/T10.22—2020
目次
前言.......................................................................................................................................................................Ⅲ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反恐怖防范总体要求.......................................................................................................................................2
5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2
5.1防范分类...................................................................................................................................................2
5.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2
6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2
7常态反恐怖防范...............................................................................................................................................2
7.1人防...........................................................................................................................................................2
7.2物防...........................................................................................................................................................3
7.3技防...........................................................................................................................................................5
7.4制度防.......................................................................................................................................................7
8非常态反恐怖防范...........................................................................................................................................7
8.1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启动...........................................................................................................................7
8.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实施...........................................................................................................................7
8.3非常态反恐怖防范措施...........................................................................................................................7
8.4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的人防、物防和技防配置.......................................................................................8
9应急准备要求...................................................................................................................................................8
9.1总体要求...................................................................................................................................................8
9.2应急预案...................................................................................................................................................8
9.3应急队伍...................................................................................................................................................8
9.4预案演练...................................................................................................................................................9
10监督、检查.....................................................................................................................................................9
附录A(资料性)应急疏散及日常巡查制度要求........................................................................................10
附录B(规范性)隧道桥梁反恐怖防范工作检查实施...............................................................................11
参考文献...............................................................................................................................................................14
I
DB4401/T10.22—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DB4401/T10《反恐怖防范管理》的第22部分。DB4401/T1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党政机关;
——第3部分:广电传媒;
——第4部分:涉外机构;
——第5部分:教育机构;
——第6部分:医疗卫生机构;
——第7部分:商场超市;
——第8部分:酒店宾馆;
——第10部分:园林公园;
——第18部分:宗教活动场所;
——第21部分:公交客运站场;
——第2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25部分:水务系统;
——第26部分:电力系统;
——第27部分:燃气系统;
——第29部分: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库;
——第31部分:电信互联网;
——第32部分:邮政物流;
——第34部分:民用爆炸物品;
——第35部分:核与放射性物品。
本文件由广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出。
本文件由广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文件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具体解释和实施情况收集。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广州市公安局反恐怖支队、广州市标准化协会、广州计量检
测技术研究院、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智军、胡军、吴志强、左西尧、陈华岳、唐小军、廖俊斌、殷秀梅、吴朝阳、
林嘉欣、高戈、周志伟、刘鹏、谢扬、杨伟、吕金良、罗新科、高涛、李敏。
Ⅲ
DB4401/T10.22—2020
引言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公敌,面对恐怖主义的肆虐,无人可以独善其身。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活
动持续活跃,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将反恐怖斗争作为当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
要工作,明确确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反恐
工作原则,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的反恐怖防范体系,主动防范暴力恐怖袭击及其危害。在此背景下,如何
建立安全、周密、可靠、有效的城市反恐怖防范标准体系,为反恐怖防范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和决
策支撑,成为当前反恐怖工作的重要课题和必须解决的难题。
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华南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其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始
终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复杂。随着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州市“枢纽+”效应越加凸显,加速其对外交流与融合,也给广州城市安全反恐防范工作带来更多的
风险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反恐怖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深
刻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精细管理和法治精神,秉持“借力、嵌入、
融合”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以建设全球最安全稳定、最公正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国
际化超大城市为总目标,以“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广州气派”为总要求,以提升反恐重点目标反恐防
恐能力为主线,以“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的反恐标准为抓手,努力探索构建地方性反恐怖防范
标准体系,扎实推进新时代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广州市委将反恐怖地方标准体
系建设作为广州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之一督办,广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顶层设计,着力从
法律法规及通用基础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等4大门类30多个方面入手,逐一研究、
精心谋划、分类制定,在通则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各项分则的编制工作,初步建立形成广州市反恐怖防范
地方标准体系,为我市相关行业及领域落实开展反恐怖防范各项工作举措提供了系统详实先进可行的遵
循和依据。
DB4401/T10《反恐怖防范管理》原计划分为38个部分,现调整为以下33个部分。以后根据反恐
怖防范工作需要,再视情况进行调整。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党政机关。
——第3部分:广电传媒。
——第4部分:涉外机构。
——第5部分:教育机构。
——第6部分:医疗卫生机构。
——第7部分:商场超市。
——第8部分:酒店宾馆。
——第10部分:园林公园。
——第11部分:旅游景区。
——第12部分:城市广场和步行街。
——第14部分:大型专业市场。
——第15部分:体育场馆。
——第16部分:影视剧院。
——第17部分:会展场馆。
——第18部分:宗教活动场所。
——第20部分:港口码头。
——第21部分:公交客运站场。
——第22部分:隧道桥梁。
V
DB4401/T10.22—2020
——第2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25部分:水务系统。
——第26部分:电力系统。
——第27部分:燃气系统。
——第29部分: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库。
——第30部分:金融机构。
——第31部分:电信互联网。
——第32部分:邮政物流。
——第33部分:危险化学品。
——第34部分:民用爆炸物品。
——第35部分:核与放射性物品。
——第36部分:传染病病原体。
——第37部分:大型活动。
——第38部分:高层建筑。
其中《反恐怖防范管理第1部分:通则》的目的在于搭建系列标准的标准框架,明确了重点目标
普遍适用的反恐防范要求。其余部分在通则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特点,增加行业反恐特殊要求、细化
通则的有关内容,使其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件为《反恐怖防范管理》的第22部分,适用于广州市隧道桥梁类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的防范
工作和管理。隧道桥梁是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道路运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反恐怖防范管理第22部分:隧道桥梁》是行业反恐怖防
范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件针对隧道桥梁作为开放式重点目标的特点,优化了物防技防配置要求,在保
障交通顺畅的前提下,加强了重要部位防护;本文件将重要部位的巡查与日常养护工作相结合,将指导
各隧道桥梁管理单位规范有效管理好设施运营安全,提高养护行业管理水平。
VI
态的评估和预警的系统。结构的荷载、效应及结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收集、处理、分析,实现对结构的正常使用状态和安全状3.33.23.1术语和定义3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性引用文件2般目标可参照执行。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常态反恐怖防范、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应急准备要求和监督、检查。范围1
注: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构测统srcuaoioigsystemsmonitoring由安装在隧道桥梁工程结构的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管理等软硬件构成,对工程structural结构监测系统unitmanagementbridgeand负责隧道桥梁运行、维护、管理的单位。tunnel隧道桥梁管理单位bridgeand隧道和桥梁设施的总称。公路、城市道路中跨越或穿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构筑物。tunnel隧道桥梁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0.1—2018DB4401/T部分:通则1第反恐怖防范管理10.1—2018桥墩附着式柔性防车撞装置DB4401/T1061交通运输行业反恐怖防范基本要求JT/T部分:通用技术要求1961第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JT/T技术标准1127—201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GA/T669.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A/T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50982GB5039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325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控制指示设备25724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GB/T12663GB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隧道桥梁类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的防范工作和管理,隧道桥梁类反恐怖防范一本文件规定了隧道桥梁反恐怖防范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反恐怖防范总体要求、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
恐防管2部分:隧道桥梁22第反恐怖防范管理
DB4401
B41T10.22DB4401/T
—
2020
1
DB4401/T10.22—2020
4反恐怖防范总体要求
4.1隧道桥梁的反恐怖防范应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谁管理,谁负责”的工作原则。
4.2隧道桥梁的反恐怖防范工作应在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公安机关、隧
道桥梁行业主管部门(简称行业主管部门)履行安全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责任。
4.3隧道桥梁管理单位是反恐怖防范的责任主体,应按照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要求履行职责,建立并
实施隧道桥梁反恐怖防范系统。
4.4隧道桥梁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应对恐怖威胁的风险,使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应对潜在的恐怖袭击
威胁风险。隧道桥梁在设计阶段考虑的恐怖威胁风险应包括:船舶、车辆冲撞等,宜考虑爆炸威胁风险。
隧道还应考虑纵火、毒气等恐怖威胁风险。
4.5隧道桥梁的反恐怖防范应符合JT/T961的要求。
5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
5.1防范分类
反恐怖防范按防范管理性质分为常态反恐怖防范和非常态反恐怖防范两类。
5.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
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按恐怖威胁预警响应的要求分为4个等级:
a)四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Ⅳ级(一般),用蓝色表示;
b)三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Ⅲ级(较大),用黄色表示;
c)二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Ⅱ级(重大),用橙色表示;
d)一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Ⅰ级(特别重大),用红色表示。
6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
隧道桥梁的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应符合DB4401/T10.1—2018中第6章的要求,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a)桥梁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包括但不限于桥梁承载结构(梁、墩、台、索、杆、塔、拱)、安
防监控中心、配电房、重要内部结构(如箱梁、桥塔、锚室等);
b)隧道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包括但不限于隧道承载结构(衬砌、接缝)、隧道出入口、隧道通
道、安防监控中心、配电房、通风设施、隧道范围水面。
注:安防监控中心指过江隧道及特大型桥梁的安防监控中心。
7常态反恐怖防范
7.1人防
7.1.1基本要求
7.1.1.1应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标准对安保力量的要求。
7.1.1.2隧道桥梁管理单位应根据隧道桥梁的承载结构、地理位置、功能、社会影响、重要部位分布
和恐怖袭击风险等因素,合理设置安保岗位和配备足够的安保力量,明确相关工作职责。
注:安保力量包括管理单位管理人员、养护单位现场负责人、养护作业人员、保安员等。
7.1.2人防组织
7.1.2.1隧道桥梁管理单位应设置或确定承担与反恐怖防范任务相适应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机构,明确
责任部门和第一责任人,指定专职联络员,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反恐怖防范的具体工作。
7.1.2.2隧道桥梁管理单位应明确隧道桥梁反恐怖防范重要岗位。重要岗位主要包括:主管领导,保
卫部门负责人,反恐工作联络员,养护作业岗位等。
注:上述岗位工作人员即为重要岗位人员。
7.1.3人防配置
2
7.2.1.1基本要求7.2.1物防7.2安保力量要求7.1.5应及时向属地公安机关和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备案,同时告知行业主管部门。7.1.4.37.1.4.2措施保护现场。安机关报告,发现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同时报告公安机关,同时采取定期报告反恐怖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互通信息、完善措施。发现可疑人员、违禁和管制物品应立即向公7.1.4.1人防管理7.1.47.1.3.27.1.3.1
序号
)安保负责人应熟悉反恐怖防范工作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职责及分工、涉及的应急预案等。c)积极应对隧道桥梁相关涉恐突发事件,协助、配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和行业b)应掌握重要部位的地理环境和主要设施布局,熟悉周边环境和各类疏散途径;a)组织反恐怖防范体系实施与改进,加强检查督导,提高人防效率。d)加强反恐怖防范教育宣传,开展应急技能训练和应急处突演练,提升人防技能;c)开展重要岗位人员背景审查,建立人员档案,并向公安机关备案,确保用人安全;b)隧道桥梁管理单位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负责人应签订反恐怖防范目标责任书;a)隧道桥梁养护单位应做好重要部位的巡查:d)人;1隧道桥梁养护单位配置机动岗位人员应不少于c)人;2隧道桥梁养护单位配置的巡检(巡查)人员每班应不少于b)人,视频监控系统的值班监看人员配备宜与监看2安防监控中心配置的值守人员每班应不少于a)
恐安力应合D40/0121..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要求:7.1.5中10.1—2018DB4401/T反恐怖安保力量应符合
87654321
)桥重部外进巡次应日少,面检数每不于1次,重1次,桥面巡检次数应每日不少于1桥梁重要部位外观进行巡查次数应每日不少于1)
)对道梁要位行规测检频应年少次,危及桥梁结构安全等特1次;对隧道桥梁重要部位进行常规检测,检测频率应每年不少于13)次,隧道内巡检次数应每日不少于1隧道重要部位外观进行巡查次数应每日不少于2)
主管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显示画面数量相适应;
应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标准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小时通信畅通。联络员的配置和变更,隧道桥梁管理单位应指定专职联络员,联络员应确保24隧道桥梁管理单位应加强人防管理:隧道桥梁管理单位应建立与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隧道桥梁反恐怖防范常态安保力量配备原则如下:要求。1隧道桥梁反恐怖防范的人防配置应符合表
力量安保
节、大动特时巡次应日少次;2要节日、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巡查次数应每日不少于
殊情况时应立即检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L/T 1215.2-2013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第2部分:换流链的试验 2013-03-07
- JR/T 0086-2012 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方编码规范 2012-12-26
- DL/T 1215.3-2013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第3部分:控制保护监测系统 2013-03-07
- MZ/T 047-2013 殡葬代理机构服务规范 2013-12-31
- SL 229-2011 小型水力发电站自动化设计规范 2011-12-29
- SL 550-2012 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2012-07-20
- DL/T 1329-2014 火力发电厂经济性实时在线监测技术导则 2014-03-18
- SL 600-2012 水轮发电机定子现场装配工艺导则 2012-11-18
- DL/T 1233-2013 电力系统简单服务接口规范 2013-03-07
- SL 592-201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