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

GB 2715-2005 Hygienic standard for grai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 2761-2017 |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2715-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1-25
实施日期
2005-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农业部谷物监测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
袁宝君、郑云雁、谢华民、李霞辉、侯天亮、关裕亮、张莹、王绪卿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020

C53}G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15-2005

代替GB2715-1981

粮食卫生标准

Hygienicstandardforgrains

2005-01-25发布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2715-2005

月U吕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GB2715-1981((粮食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2715-198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为“本标准适用于供人食用的原粮和成品粮,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

等,不适用于加工食用油的原料”;

—增加了包装、标识、运输、贮存的卫生要求;

—增加了热损伤粒和霉变粒指标;

—增加了麦角、毒麦、曼陀罗籽及其他有毒植物的种子等指标的限量;

—增加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储曲霉毒素A的限量;

—增加了澳甲烷、马拉硫磷、甲基毒死蟀、甲基嗯吮磷、澳氰菊醋、林丹的最大残留限量,将总砷的

指标改为无机砷的指标,删除了氰化物、二硫化碳的指标。

本标准于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过渡期为一年。即2005年10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应标准

要求的产品,允许销售至2006年9月30日止。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农业部谷物监测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宝君、郑云雁、谢华民、李霞辉、侯天亮、关裕亮、张莹、王绪卿。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n1一1977_GB2715-1981_

GB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食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以及包装、标识、运输及贮存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供人食用的原粮和成品粮,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等,不适用于加工食用油的原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5食品中锅的测定

GB/T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9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2。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2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

GB/T5009.3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96谷物和大豆中储曲霉毒素A的测定

GB/T5009.11。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醋、氰戊菊酷和澳氰菊醋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11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

GB/T5009.145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醋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5494粮食、油料检验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3122面粉厂卫生规范

SN0649出口粮谷中澳甲烷残留量检验方法

SN/T0800.7进出口粮食、饲料不完善粒检验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热损伤粒heatdamagedkernel

由于微生物或其他原因产热而改变了正常颜色的籽粒。

3.2

麦角ergot

寄生在禾本科植物子房内的真菌形成的菌核。

GB2715-2005

3.3

耳麦loliumtemulentum

禾本科草本植物的颖果

3.4

尽变粒moldykernl

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或子叶)、无食用价值的颗粒。

4指标要求

4.1感官要求

应具有正常粮食的色泽、气味,清洁卫生,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粮食的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

热损伤粒/(肠)

小麦(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