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886.10-2024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皮肤致敏试验

GB/T 16886.10-2024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Part 10:Tests for skin sensitiz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即将实施 页数:4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886.10-202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4-08-23
实施日期
2025-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8)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及其组成材料诱导潜在皮肤致敏反应的评估步骤。
本文件适用于:
——详细的体内皮肤致敏试验步骤;
——结果解释的关键因素。
注: 与上述试验有关的特定材料制备说明见附录A。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四川大学、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起草人:
侯丽、孙令骁、梁洁、严小莉、贾莉芳、孙晓霞、高静贤
出版信息:
页数:48页 | 字数:9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110020

CCSC.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8610—2024/ISO10993-102021

.:

代替GB/T1688610—2017

.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皮肤致敏试验

:

Bioloicalevaluationofmedicaldevices—Part10Testsforskinsensitization

g:

ISO10993-102021IDT

(:,)

2024-08-23发布2025-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88610—2024/ISO10993-102021

.:

目次

前言

…………………………Ⅴ

引言

…………………………Ⅶ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基本原则逐步评价法

4———………………3

试验前的考虑

5……………3

总体要求

5.1……………3

材料类型

5.2……………4

基本考虑

5.2.1………………………4

陶瓷金属和合金

5.2.2、………………4

聚合物

5.2.3…………………………4

生物衍生材料

5.2.4…………………4

化学组成方面的信息

5.3………………4

总体要求

5.3.1………………………4

现有的数据来源

5.3.2………………4

皮肤致敏试验

6……………4

试验方法的选择

6.1……………………4

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

6.2………………5

总体要求

6.2.1………………………5

试验样品制备

6.2.2…………………5

动物与管理

6.2.3……………………6

试验步骤

6.2.4………………………6

试验组

6.2.5…………………………6

细胞增殖测定和组织制备

6.2.6……………………7

结果与解释

6.2.7……………………7

试验报告

6.2.8………………………7

豚鼠皮肤致敏检验法

6.3………………8

原则

6.3.1……………8

试验样品浓度的选择

6.3.2…………8

诱导

6.3.3……………8

激发

6.3.4……………8

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6.4…………8

GB/T1688610—2024/ISO10993-102021

.:

豚鼠最大剂量试验

6.5…………………9

原则

6.5.1……………9

试验样品制备

6.5.2…………………9

动物与管理

6.5.3……………………9

试验步骤

6.5.4………………………9

准备

…………………………9

预试验

……………………10

主试验

……………………10

动物观察

6.5.5………………………12

结果评价

6.5.6………………………12

试验报告

6.5.7………………………12

封闭贴敷试验试验

6.6(Buehler)……………………12

原则

6.6.1……………12

试验样品制备

6.6.2…………………12

动物与管理

6.6.3……………………13

试验步骤

6.6.4………………………13

准备

………………………13

预试验

……………………13

主试验

……………………13

动物观察

6.6.5………………………14

结果评价

6.6.6………………………14

试验报告

6.6.7………………………14

解释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

7………………14

附录规范性皮肤致敏试验用材料的制备

A()…………16

总体要求

A.1…………………………16

直接接触材料

A.2……………………16

固体试验材料

A.2.1…………………16

液体试验材料

A.2.2…………………16

试验材料浸提液

A.3…………………16

溶剂

A.4………………16

无菌试验材料

A.5……………………16

附录资料性聚合物试验材料浸提液制备方法

B()……………………17

总则

B.1…………………17

制备方法

B.2……………17

预浸提

B.2.1…………………………17

最终浸提

B.2.2………………………17

豚鼠最大剂量试验

B.3…………………18

GB/T1688610—2024/ISO10993-102021

.:

总则

B.3.1……………18

激发阶段

B.3.2………………………18

附录资料性皮肤致敏的体外试验方法

C()……………19

引言

C.1…………………19

皮肤致敏试验替代方法的背景

C.1.1………………19

关于皮肤致敏的有害结局通路

C.1.2OECD………19

C.1.3IATA…………………………20

皮肤致敏的体外试验方法

C.2…………21

总则

C.2.1……………21

试验方法

C.2.2………………………21

讨论

C.3…………………28

已验证的方法

C.3.1OECD…………28

基因组学方法

C.3.2…………………28

其他方法

C.3.3………………………29

医疗器械体外试验方法验证的一般注意事项

C.3.4………………29

结论

C.4…………………29

附录资料性关于皮肤致敏试验的背景资料

D()………30

参考文献

……………………32

GB/T1688610—2024/ISO10993-102021

.: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第部分已经发布了以下

GB/T(Z)16886《》10。GB/T(Z)16886

部分

:

第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1:;

第部分动物福利要求

———2:;

第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3:、;

第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

———4:;

第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5:;

第部分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6:;

第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7:;

第部分潜在降解产物的定性和定量框架

———9:;

第部分皮肤致敏试验

———10:;

第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11:;

第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12:;

第部分聚合物医疗器械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13:;

第部分陶瓷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14:;

第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15:;

第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沥滤物毒代动力学研究设计

———16:;

第部分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17:;

第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医疗器械材料的化学表征

———18:;

第部分材料物理化学形态学和表面特性表征

———19:、;

第部分医疗器械免疫毒理学试验原则和方法

———20:;

第部分纳米材料指南

———22:;

第部分刺激试验

———23:。

本文件代替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与

GB/T16886.10—2017《10:》,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T16886.10—2017,,:

删除了刺激试验相关内容见年版的第章第章

a)(20173.6、3.11、3.16、3.19、4、6);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年版的

b)(3.2、3.4),(3.7、3.14,20173.7、

3.16);

更改了激发阶段试验应遵循的程序增加了详细的步骤见年版的

c),(.3,2017.3)。

本文件等同采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部分皮肤致敏试验

ISO10993-10:2021《1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248)。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四川大学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

GB/T1688610—2024/ISO10993-102021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丽孙令骁梁洁严小莉贾莉芳孙晓霞高静贤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年首次发布为年第一次修订年第二次修订

———2000GB/T16886.10—2000,2005,2017;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

GB/T1688610—2024/ISO10993-102021

.:

引言

本文件用于评估医疗器械释放的化学物可引起的接触性皮肤致敏危险

医疗器械中包含的某些材料已经过试验其潜在的皮肤致敏性已被确认特别是对于口腔材料其

,。,

致敏特性已有报导见参考文献其他材料及其化学成分尚未进行试验并且在与人体组织接触时

,[51]。,

可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制造商有责任在上市前评价每种器械的潜在不良影响

。,。

传统上人体试验之前先进行小动物试验以有助于预测人体反应背景信息见附录自年

,,(D)。2015

以来一些化学和体外试验已经得到了确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制定了试验指南以评估

,,(OECD),

化学物的皮肤致敏潜能附录中概述了纯化学物可用的皮肤致敏试验的替代试验这些测试方

。C。

法每一种都是为解决特定的关键事件而开发的单独使用可能不足以得出化学物是否存在皮肤致敏潜

,,

能的结论宜在综合方法的背景下考虑例如综合方法测试和评估并将它们与其他补充信息

,,(IATA),

相结合需要关注的是到目前为止附录中的体外和化学试验中的皮肤致敏试验仅确认适用于纯

。,,C

化学物而不适用于医疗器械为了应用这些方法评价医疗器械的皮肤致敏潜能需要对这种应用进行

,。,

评估和确认

适宜时鼓励在动物试验之前初步使用体外试验进行筛选为了减少使用的动物数量本文件提出

,。,

了一种逐步评价的方法并在每个阶段评审和分析试验结果提交注册资料时进行皮肤致敏研究遵循

,。,

各自国家的良好实验室管理规范或并遵守与动物福利相关的法规建议在适

(GLP)ISO/IEC17025,。

宜情况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件包括的试验是安全产品开发的重要工具旨在供经过培训有经

。,

验有适当资格的专业人员使用能够解释标准要求并考虑与器械相关所有因素包括器械的预期用途

、,,、

通过审查科学文献和以前的临床经验提供的医疗器械的当前知识来判定每个医疗器械的评价结果

,。

本文件基于诸多标准和导则为基础包括导则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本文件旨在成为基

,OECD、。

础文件用于选择和实施能评价与医用材料和器械安全性相关的皮肤致敏反应的试验

,。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拟由个部分构成

《》21。

第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目的在于保护人类免于因使用医疗器械所产生的

———1:。

潜在生物学风险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描述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并将其作为医疗器械总体评

,,

价和开发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部分动物福利要求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利用科学合理的非动物试验确保用于评价医疗

———2:。,

器械所用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动物试验符合认可的伦理和科学原则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