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227-1994 微生物肥料

NY 227-1994 Microbial fertilizer

行业标准-农业 中文简体 被代替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Y 227-199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农业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4-05-13
实施日期
1994-05-30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起草人:
李元芳、宁国赞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227一94

微生物肥料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能改善作物营养条件(又有刺激作用)的活体微生物肥料制品。

弓I用标准

GB8172蛔虫卵测定方法

GB4789大肠菌值测定方法

GB7468总汞测定方法

GB7471总锡测定方法

GB7466总铬测定方法

GB7485总砷测定方法

GB747。总铅测定方法

3产品分类

3.1根瘤菌肥料:能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或茎瘤),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豆科植物的氮素营养。

用根瘤菌属(Rhizobium)或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菌株制造。

3.2固氮菌肥料:在土壤和很多作物根际中同化空气中的氮气,供应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

作物生长。用下列菌种之一制造。

固氮菌属(Azotobacter)

氮单胞菌属(Azomonas)

固氮根瘤菌属(Azorhirobium)

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ea)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粪产碱菌(Alcaligenesfaecalis)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pneumoniae)经鉴定为非致病菌

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固氮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这些菌主要特征是在含一种有机碳源的无氮培养基中能固定分子态氮。

3.3磷细菌肥料: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作物可以利用的有效磷,改善作物磷素营养。用下列菌

种之一制造。

分解有机磷化合物的细菌:

解磷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megatheriumphosphaticum)

解磷珊瑚红赛氏杆菌(Serratiacarolleraphosphaticum)

节杆菌属中的一些种(Arthrobactersp.)

转化无机磷化合物的细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4一05一13批准1994一05一30实施

NY227一94

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些种(Pseudomonassp.)

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磷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有机磷细菌在含磷矿粉或卵磷脂的合成培养基上有一定解磷作用,在麦熬发酵液中都含刺激植物

生长的生长素物质

无机磷细菌具有溶解难溶性磷酸盐的作用。

I4硅酸盐细菌肥料:能对土壤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的铝硅酸盐及磷灰石进行分解,释放出钾、磷与其

他灰分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本品的生产菌种为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mucilginosus)的菌株及

其他经过鉴定的用于硅酸盐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

该菌在含钾长石粉的无氮培养基上有一定解钾作用,菌体内和发酵液中存在刺激植物生长的生长

素物质。

I5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上述(解磷、解钾、固氮微生物)或其他经过鉴定的两种以上互不拮抗微生

,通过其生命活动,能增加作物营养供应量。

技术要求

4门成品技术指标,’

表I成品技术指标,,

在产品标明的失效期前有效活菌数应符合指标要求,出厂时产品有效活菌数必须高出本指标30%以上

4.2成品无害化指标

NY227一94

表2成品无害化指标

编号单位标准限值

蛔虫卵死亡率95^-100

大肠杆菌值

汞及化合物(以Hg计)mg/kg0110-5

锡及化合物(以Cd计)mg/kg匀

铬及化合物(以Cr计)mg/kg邻

砷及化合物(以As计)mg/kg蜘

铅及化合物(以Pb计)mg/kg枷

5检测方法

5.1外观

感观检验符合4.1成品技术指标。

5.2有效活菌数和杂菌含量测定

5.2.1试剂和溶液

a.无菌水、蒸馏水;

b,选择培养基(附录A);

c.刚果红染液(0.5%)0

5.2.2仪器

a.显微镜1o0ox;

b摇床旋转式200r/min;

c.恒温培养箱;

d.恒温烘干箱;

e灭菌锅;

f,扭力天平(分度值0.01g);

S.玻璃仪器(灭菌的9cm平皿、10mL,5mL,lmL吸管、三角瓶、玻璃刮刀)。

5.2-3测定步骤

5.2.3.1采样应不少于500g,从中称取1020g(精确0.01g),加入带玻璃珠的100-200mL的无

菌水中(液体菌剂取10^20mL,加入90^180mL的无菌水中),静置20min后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

min充分振荡30min,即成母液的菌悬液。

5.2.3.2用无菌吸管吸取5mL上述母液的菌悬液加入45mL无菌水中,混匀成1:10稀释的菌悬

液,这样依次稀释,分别得到1:1X1叭1:1X10“和1:1X10',1:1X10'等浓度(每个稀释度必须更

换无菌吸管)。

5.2.3.3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直径为9cm平皿的琼脂培养基

表面,用无菌玻璃刮刀将菌悬液均匀地徐于琼脂表面。或取1mL不同稀释度菌悬液加入培养皿内,与

琼脂培养基混匀。每个样品取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同时加无菌水的空白对照,培

养2^-5d,每个稀释度取5^10个菌落的菌体,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识别后计数菌落。

5.2.4计算公式:

统计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菌落平均数。

根据式((1)和式(2)计算:

NY227一94

菌剂含菌数一菌落平均数x稀释倍数x母液菌悬液的体积

菌剂数

杂菌率(%)=杂菌数火100·················……(2)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GB 4789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