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11-2014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s Microbial Examination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 Examin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4789.11-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4-12-01
实施日期
2015-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β型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78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二等功的风格

2014-12-01发布2015-05-01实施

GB4789.11—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4789.11-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本标准与GB/T4789.11-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范围;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设备与材料;

——修改了培养基与试剂;

——删除了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样品的步骤和杆菌肽敏感试验;

——增加了触酶试验;

——增加了附录A。

二等功的风格

I

GB478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β型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

2术语和定义

2.1β型溶血

在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红细胞完全溶解。

2.2β型溶血性链球菌

能够产生β型溶血的化脓(或A群)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和无乳(或B群)链球菌

(Streptococcusagalactiae)。

3设备和材料二等功的风格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a)恒温培养箱:36℃±1℃;

b)冰箱:2℃~5℃;

c)厌氧培养装置;

d)天平:感量0.1g;

e)均质器与配套均质袋;

f)显微镜:10倍~100倍;

g)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h)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200mL、2000mL;

i)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j)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k)水浴装置:36℃±1℃;

l)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4培养基和试剂

4.1改良胰蛋白胨大豆肉汤(Modifiedtryptonesoybeanbroth,mTSB):见附录A中A.1。

4.2哥伦比亚CNA血琼脂(ColumbiaCNAbloodagar):见附录A中A.2。

4.3哥伦比亚血琼脂(Columbiabloodagar):见附录A中A.3。

4.4革兰氏染色液:见附录A中A.4。

4.5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ryptonesoybeanbroth,TSB):见附录A中A.5。

4.6草酸钾血浆:见附录A中A.6。

1

GB4789.11—2014

4.70.25%氯化钙(CaCl)溶液:见附录A中A.7。

2

4.83%过氧化氢(HO)溶液:见附录A中A.8。

22

4.9生化鉴定试剂盒或生化鉴定卡。

5检验程序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程序见图1。

样品25g(或mL)+225mLmTSB

36℃±1℃18h~24h

划线接种哥伦比亚CNA血琼脂平板

36℃±1℃18h~24h,厌氧培养

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TSB

36℃±1℃18h~24h

革兰氏染色镜检/触酶试验

二等功的风格

确定鉴定

链激酶试验(选做项目)生化鉴定

报告

图1溶血性链球菌检验程序

6操作步骤

6.1样品处理及增菌

mL),加入盛有225mLmTSB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均质1min~

按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g(

2min;或加入盛有225mLmTSB的均质杯中,以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若样品为

液态,振荡均匀即可。36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