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GB 4789.14-2014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s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Bacillus Ceruleus Examination
基本信息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较高的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较低的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
发布历史
-
2003年08月
-
2014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3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
2014-12-01发布2015-05-01实施
GB4789.14—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4789.1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本标准与GB/T4789.14-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增加了第二法蜡样芽胞杆菌MPN计数法;
——将选择性分离培养基(MYP)培养条件由37℃培养12h~20h改为30℃±1℃培养24h~
48h;
——增加了溶菌酶试验;
——修改了操作步骤;
——增加了附录A、附录B。
I
GB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蜡样芽胞杆
菌含量较低的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
2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a)冰箱:2℃~5℃;
b)恒温培养箱:30℃±1℃、36℃±1℃;
c)均质器;
d)电子天平:感量0.1g;
e)无菌锥形瓶:100mL、500mL;
f)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g)无菌平皿:直径90mm;
h)无菌试管:18mm×180mm;
i)显微镜:10倍~100倍(油镜);
j)L涂布棒。
3培养基和试剂
3.1磷酸盐缓冲液(PBS):见附录A中A.1。
3.2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MYP)琼脂:见附录A中A.2。
3.3胰酪胨大豆多黏菌素肉汤:见附录A中A.3。
3.4营养琼脂:见附录A中A.4。
3.5过氧化氢溶液:见附录A中A.5。
3.6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6。
3.7硝酸盐肉汤:见附录A中A.7。
3.8酪蛋白琼脂:见附录A中A.8。
3.9硫酸锰营养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中A.9。
3.100.5%碱性复红:见附录A中A.10。
3.11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11。
3.12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12。
3.13V-P培养基:见附录A中A.13。
3.14胰酪胨大豆羊血(TSSB)琼脂:见附录A中A.14。
3.15溶菌酶营养肉汤:见附录A中A.15。
3.16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见附录A中A.16。
3.17明胶培养基:见附录A中A.17。
1
GB4789.14—2014
4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第一法)
4.1检验程序
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见图1。
图1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
检样
25g(或25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取2个~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涂布
MYP琼脂平板
30℃±1℃24h~48h
典型菌落计数及确定鉴定
报告
图1蜡样芽胞杆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
4.2操作步骤
4.2.1样品处理
冷冻样品应在45℃以下不超过15min或在2℃~5℃不超过18h解冻,若不能及时检验,应放于
-10℃~-20℃保存;非冷冻而易腐的样品应尽可能及时检验,若不能及时检验,应置于2℃~5℃冰箱
保存,24h内检验。
4.2.2样品制备
称取样品25g,放入盛有225mLPBS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用旋转刀片式均质器以8000
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PBS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
均质器拍打1min~2min。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mL样品至盛有225mLPBS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
瓶(瓶内可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作为1:10的样品匀液。
4.2.3样品的稀释
吸取4.2.2中1:10的样品匀液1mL加到装有9mLPBS或生理盐水的稀释管中,充分混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跟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
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2
GB4789.14—2014
4.2.4样品接种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以0.3
mL、0.3mL、0.4mL接种量分别移入三块MYP琼脂平板,然后用无菌L棒涂布整个平板,注意不要触
及平板边缘。使用前,如MYP琼脂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在25℃~50℃的培养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
面的水珠消失。
4.2.5分离、培养
4.2.5.1分离
在通常情况下,涂布后,将平板静置10min。如样液不易吸收,可将平板放在培养箱30℃±1℃培
养1h,等样品匀液吸收后翻转平皿,倒置于培养箱,30℃±1℃培养24h±2h。如果菌落不典型,可继
续培养24h±2h再观察。在MYP琼脂平板上,典型菌落为微粉红色(表示不发酵甘露醇),周围有白色至
淡粉红色沉淀环(表示产卵磷脂酶)。
4.2.5.2纯培养
从每个平板(符合4.4.1.1要求的平板)中挑取至少5个典型菌落(小于5个全选),分别划线接种
于营养琼脂平板做纯培养,30℃±1℃培养24h±2h,进行确证实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典型菌落为灰
白色,偶有黄绿色,不透明,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边缘常呈扩展状,直径为4mm~10mm。
4.3确定鉴定
4.3.1染色镜检
挑取纯培养的单个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蜡样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大小为(1μm~
1.3μm)×(3μm~5μm),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偏端,不膨大于菌体,菌体两端较平整,多呈
短链或长链状排列。
4.3.2生化鉴定
4.3.2.1概述
挑取纯培养的单个菌落,进行过氧化氢酶试验、动力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酪蛋白分解试验、溶
菌酶耐性试验、V-P试验、葡萄糖利用(厌氧)试验、根状生长试验、溶血试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蜡
样芽胞杆菌生化特征与其他芽胞杆菌的区别见表1。
表1蜡样芽胞杆菌生化特征与其他芽胞杆菌的区别
苏云金芽胞杆菌蕈状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
项目BacillusBacillus
BacilluscereusBacillusanthracisBacillusmegaterium
thuringiensismycoides
革兰氏染色+++++
过氧化氢酶+++++
动力+/-+/---+/-
硝酸盐还原++/-++-/+
酪蛋白分解+++/--/++/-
溶菌酶耐性++++-
卵黄反应++++-
3
GB4789.14—2014
表1(续)
苏云金芽胞杆菌蕈状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
项目BacillusBacillus
BacilluscereusBacillusanthracisBacillusmegaterium
thuringiensismycoides
葡萄糖利用(厌氧)++++-
V-P试验++++-
甘露醇产酸----+
溶血(羊红细胞)+++-/+-
根状生长--+--
蛋白质毒素晶体-+---
注:+表示90%~100%的菌株阳性;-表示90%~100%的菌株阴性;+/-表示大多数的菌株阳性;-/+表示大多数的菌株
阴性。
4.3.2.2动力试验
用接种针挑取培养物穿刺接种于动力培养基中,30℃培养24h。有动力的蜡样芽胞杆菌应沿穿刺线
呈扩散生长,而蕈状芽孢杆菌常呈“绒毛状”生长。也可用悬滴法检查。
4.3.2.3溶血试验
挑取纯培养的单个可疑菌落接种于TSSB琼脂平板上,30℃±1℃培养24h±2h。蜡样芽胞杆菌菌落
为浅灰色,不透明,似白色毛玻璃状,有草绿色溶血环或完全溶血环。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蕈状芽胞杆菌
呈现弱的溶血现象,而多数炭疽芽胞杆菌为不溶血,巨大芽胞杆菌为不溶血。
4.3.2.4根状生长试验
挑取单个可疑菌落按间隔2cm~3cm左右距离划平行直线于经室温干燥1d~2d的营养琼脂平板上,
30℃±1℃培养24h~48h,不能超过72h。用蜡样芽胞杆菌和蕈状芽胞杆菌标准株作为对照进行同步试
验。蕈状芽胞杆菌呈根状生长的特征。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呈粗糙山谷状生长的特征。
4.3.2.5溶菌酶耐性试验
用接种环取纯菌悬液一环,接种于溶菌酶肉汤中,36℃±1℃培养24h。蜡样芽胞杆菌在本培养基
(含0.001%溶菌酶)中能生长。如出现阴性反应,应继续培养24h。巨大芽胞杆菌不生长。
4.3.2.6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
挑取纯培养的单个可疑菌落接种于硫酸锰营养琼脂平板上,30℃±1℃培养24h±2h,并于室温放置
3d~4d,挑取培养物少许于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混匀并涂成薄膜。经自然干燥,微火固定后,加甲醇
作用30s后倾去,再通过火焰干燥,于载玻片上滴满0.5%碱性复红,放火焰上加热(微见蒸气,勿使染
液沸腾)持续1min~2min,移去火焰,再更换染色液再次加温染色30s,倾去染液用洁净自来水彻底清
洗、晾干后镜检。观察有无游离芽胞(浅红色)和染成深红色的菱形蛋白结晶体。如发现游离芽胞形成
的不丰富,应再将培养物置室温2d~3d后进行检查。除苏云金芽胞杆菌外,其他芽胞杆菌不产生蛋白
结晶体。
4.3.3生化分型(选做项目)
根据对柠檬酸盐利用、硝酸盐还原、淀粉水解、V-P试验反应、明胶液化试验,将蜡样芽胞杆菌分
成不同生化型别,见表2。
4
GB4789.14—2014
表2蜡样芽胞杆菌生化分型试验
生化试验
型别
柠檬酸盐硝酸盐淀粉V-P明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1/ 202-2000 谷子品种 豫谷6号 2000-12-07
- DB41/ 204-2000 红薯品种 豫薯9号 2000-12-07
- DB41/ 205-2000 大麦品种 豫大麦2号 2000-12-07
- DB41/ 206-2000 高粱品种 豫粱6号 2000-12-07
- DB41/ 210-2000 小麦品种 豫麦20号 2000-12-07
- DB41/ 212-2000 小麦品种 豫麦22号 2000-12-07
- DB41/ 208-2000 绿豆品种 豫绿豆2号 2000-12-07
- DB41/ 207-2000 高粱品种 豫粱7号 2000-12-07
- DB41/ 209-2000 豇豆品种 豫豇豆1号 2000-12-07
- DB41/ 211-2000 小麦品种 豫麦21号 200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