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86.2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碳

GB 1886.228-2016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 for Additives: Carbon Dioxid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886.228-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6-08-31
实施日期
2017-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酒精发酵、碳酸盐煅烧、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气化工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经提纯、净化、干燥、冷却、加压等工序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3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2016-08-31发布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1886.2282016

前言

本标准代替—《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GB106212006

—,:

本标准与GB10621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

增加了固态二氧化碳气态二氧化碳的指标要求

———、、、;

删除了酸度乙醇其他含氧有机物磷化氢的指标要求

———增加了环氧乙烷的指标要求;

———将碳氢化合物的项目名称修改为总挥发烃;

———、、、、、、、;

修改了二氧化硫总硫苯甲醇乙醛氯乙烯油脂蒸发残渣的检验方法

———增加了水分的电容法检验方法。

GB1886.2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1范围

、、、

本标准适用于以酒精发酵碳酸盐煅烧合成氨乙烯催化氧化及煤气化工艺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

,、、、、。

体为原料经提纯净化干燥冷却加压等工序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O2

2.2相对分子质量

()

按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4.012013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1

表1感官要求

检验方法

项目要求

气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

,

气态为无色固态为转换成固态或气

色泽目测目测

白色雪状或冰状物态形式目测

,

加200mL水于500mL烧杯中将试

样气以//的速度

0.5Lmin~1Lmin

,,,

有微酸味无其他异通到水底部20min通气完毕用表转换成固态或气通过嗅觉吸闻升华的

气味

,,

常气味面皿罩住烧杯并旋转移开表面皿快态形式进行评价气体

,

速吸闻次次评价上部空间的

2~3

气味

,

加200mL水于500mL烧杯中将试

加200mL水于500mL

样气以//的速度

0.5Lmin~1Lmin

,

将液态二氧化碳烧杯中加入10~20

gg

通到水底部20min。在品尝前先用

,

气化后按气态方二氧化碳并使之沉入水

,

味道无异常味道水漱口腔然后小口地吸吮水溶液到

。,

法评价水溶液的底待其完全气化后按

,,,

口中使口腔内部都能接触到咽下

味道气态方法评价水溶液的

,

慢慢再用大约8s时间感觉余味评

味道

价水溶液的味道

1

GB1886.2282016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2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检验方法

气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CO含量%≥附录中

2φ99.999.9AA.4

水分/(/)—附录中

μLL≤2020AA.5

氧()/(/)—附录中

O2μLL≤3030AA.6

a

一氧化碳()/(/)—附录中

COμLL≤1010AA.7

油脂/(/)—附录中

mk≤513AA.8

gg

蒸发残渣/(/)—附录中

mk≤1025AA.9

gg

一氧化氮b()/(/)附录中

NOμLL≤2.5AA.10

二氧化氮c()/(/)附录中

NO2μLL≤2.5AA.10

二氧化硫()/(/)附录中

SO2μLL≤1.0AA.11

d(,)/(/)

总硫除外以计附录中

SO2SμLL≤0.1AA.11

e()/(/)()

总挥发烃以计其中非甲烷烃附录中

CH4μLL≤50≤20AA.12

苯()/(/)附录中

CHLL≤0.02AA.13

66μ

甲醇()/(/)附录中

CHOHLL≤10AA.13

乙醛()/(/)附录中

CHCHOLL≤0.2AA.13

环氧乙烷f()/(/)附录中

CHCHOLL≤1.0AA.13

22μ

氯乙烯()/(/)附录中

CHCHClLL≤0.3AA.13

氨()/(/)附录中

NH3μLL≤2.5AA.14

氰化氢g()/(/)附录中

HCNμLL≤0.5AA.15

a

、。

以乙烯催化氧化酒精发酵工艺副产的原料气生产的二氧化碳不检测该指标

b

以乙烯催化氧化工艺副产的原料气生产的二氧化碳不检测该指标。

c

以乙烯催化氧化工艺副产的原料气生产的二氧化碳不检测该指标。

d/,(,)()。

当总硫测定结果不超过时不进行总硫除外以计及二氧化硫项目的测定

0.1LLSO2SSO2

μ

e()/,。

当总挥发性烃以CH4计测定结果不超过20LL时不进行非甲烷烃项目的测定

μ

f

仅乙烯催化氧化工艺副产的原料气生产的二氧化碳检测该指标。

g

仅煤气化工艺副产的原料气生产的二氧化碳检测该指标。

2

GB1886.2282016

附录

A

检验方法

A.1警示

,。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所

,。

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醋酸溶液:。

1+4

A.3.2鉴别方法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在醋酸溶液中冒泡并溶解

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A.4CO2

A.4.1方法提要

,,

用氢氧化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吸收前后气体体积的差值与吸收前气体体积之比即为二氧化碳

含量。

A.4.2试剂和材料

氢氧化钾溶液:/。

300L

g

A.4.3仪器和设备

。(),

L型二氧化碳含量测定仪见图A.1吸收器D-A-C容积100mL±0.5mL其中99mL~100mL

(),。

处最小分度值为误差不超过

E0.05mL±0.02mL

3

GB1886.2282016

说明:

A———吸收器球体部分;

———,,;

滴液漏斗容积在处有一刻度线

B120mL105mL

、———两通旋塞;

CD

E———99mL~100mL分度值;

F———99.9%~99.999%球面尺。

图A.1L型二氧化碳含量测定仪

A.4.4分析步骤

,、。

液态二氧化碳应气化并调节气体流量适中稳定

、,

打开型二氧化碳含量测定仪的两通旋塞用橡胶管将减至近常压气态试样与处的玻璃管

LCDC

,(),,

连接让试样气充分置换测定仪及其连接管道置换用气的量应大于置换容积的倍关闭再关闭

10D

,,,。

取下橡胶管迅速旋转数次使仪器内的压力与大气的压力相平衡

CD

,,,

向滴液漏斗中注入氢氧化钾溶液至刻度线缓慢开启让氢氧化钾溶液流入吸收器中当二

BDA

,,,,(

氧化碳已吸收完全氢氧化钾溶液不再流入时关闭将测定仪转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