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20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GB 5009.204-2014 The Determination of acrylamide in food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Food Safety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5009.204-2014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4-12-01
实施日期
2015-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热加工(如煎、炙烤、焙烤等)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9.20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2014-12-01发布2015-05-01实施

GB5009.204—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204-2005《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法》。

本标准与GB/T5009.204-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第一法稳定性同位素稀释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将外标法改为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法。

I

GB5009.20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热加工(如煎、炙烤、焙烤等)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第一法稳定性同位素稀释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原理

13

本标准应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在试样中加入C标记的丙烯酰胺内标溶液,以水为提取溶剂,

3

经过固相萃取柱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净化后,以液相色谱-质谱/质谱的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或选择反

应监测(SRM)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甲酸(HCOOH):色谱纯。

3.1.2甲醇(CHOH):色谱纯。

3

3.1.3正己烷(n-CH):分析纯,重蒸后使用。

614

3.1.4乙酸乙酯(CHCOOCH):分析纯,重蒸后使用。

325

3.1.5无水硫酸钠(NaSO):400℃,烘烤4h。

24

3.1.6硫酸铵[(NH)SO]。

424

3.1.7硅藻土:ExtrelutTM20或相当产品。

3.2标准品

3.2.1丙烯酰胺(CH=CHCONH)标准品(纯度>99%)。

22

13131313

3.2.2C-丙烯酰胺(CH2=CHCONH)标准品(纯度>98%)。

32

3.3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丙烯酰胺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1丙烯酰胺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准确称取丙烯酰胺标准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使丙

烯酰胺浓度为1000mg/L,置﹣20℃冰箱中保存。

3.3.1.2丙烯酰胺中间溶液(100mg/L):移取丙烯酰胺标准储备溶液1mL,加甲醇稀释至10mL,使

丙烯酰胺浓度为100mg/L,置﹣20℃冰箱中保存。

3.3.1.3丙烯酰胺工作溶液Ⅰ(10mg/L):移取丙烯酰胺中间溶液1mL,用0.1%甲酸溶液稀释至

1

GB5009.204—2014

10mL,使丙烯酰胺浓度为10mg/L。临用时配制。

3.3.1.4丙烯酰胺工作溶液Ⅱ(1mg/L):移取丙烯酰胺工作溶液Ⅰ1mL,用0.1%甲酸溶液稀释至

10mL,,使丙烯酰胺浓度为1mg/L。临用时配制。

3.3.213C-丙烯酰胺内标溶液

3

1313

3.3.2.1C-丙烯酰胺内标储备溶液(1000mg/L):准确称取C-丙烯酰胺标准品,用甲醇溶解并

33

13

定容,使C-丙烯酰胺浓度为1000mg/L,置﹣20℃冰箱保存。

3

13

3.3.2.2内标工作溶液(10mg/L):移取内标储备溶液1mL,用甲醇稀释至100mL,使C-丙烯酰

3

胺浓度为10mg/L,置﹣20℃冰箱保存。

3.3.3标准曲线工作溶液

取6个10mL容量瓶,分别移取0.1mL、0.5mL、1mL丙烯酰胺工作溶液II(1mg/L)和0.5mL、

1mL和3mL丙烯酰胺工作溶液I(10mg/L)与内标工作溶液(10mg/L)0.1mL,用0.1%甲酸溶液稀

释至刻度。标准系列溶液中丙烯酰胺的浓度分别为10μg/L、50μg/L、100μg/L、500μg/L、1000

μg/L、3000μg/L,内标浓度为100μg/L。临用时配制。

4仪器和设备

4.1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LC-MS/MS)。

4.2HLB固相萃取柱:6mL、200mg,或相当产品。

4.3BondElut-Accucat固相萃取柱:3mL、200mg,或相当产品。

4.4组织粉碎机。

4.5旋转蒸发仪。

4.6氮气浓缩器。

4.7振荡器。

4.8玻璃层析柱:柱长30cm,柱内径1.8cm。

4.9涡旋混合器。

4.10超纯水装置。

4.11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4.12离心机:转速≤10000r/m。

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

5.1.1样品提取

取50g试样,经粉碎机粉碎,﹣20℃冷冻保存。准确称取试样1g~2g(精确到0.001g),加入10

1313

mg/LC-丙烯酰胺内标工作溶液10μL(或20μL),相当于100ng(或200ng)的C-丙烯酰胺内标,

33

再加入超纯水10mL,振摇30min后,于4000r/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净化。

5.1.2样品净化

注:任选下列一种方法进行净化。

5.1.2.1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方法(选择1):在试样提取的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15g,振荡10min,使

其充分溶解,于4000r/m离心10min,取上清液10mL,备用。如上清液不足10mL,则用饱和硫酸铵

补足。取洁净玻璃层析柱,在底部填少许玻璃棉并压紧,依次填装10g无水硫酸钠、2g硅藻土。称取

5g硅藻土ExtrelutTM20与上述试样上清液搅拌均匀后,装入层析柱中。用70mL正己烷淋洗,控制流

2

GB5009.204—2014

速为2mL/min,弃去正己烷淋洗液。用70mL乙酸乙酯洗脱丙烯酰胺,控制流速为2mL/min,收集乙

酸乙酯洗脱溶液,并在45℃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至近干,用乙酸乙酯洗涤蒸发瓶残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